物品裝卸搬運活動的各個環節
2019.09.25
物品裝卸搬運活動滲透到物流的各個環節、各個領域之中,有聯系物流活動各個子系統的功能,是物流順利進行的關鍵。
裝卸搬運活動伴隨著物流的開始與結束,是提高物流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、改善物流條件,保證物流質量重要的物流環節之一。
裝卸(loading and unloading):是指物品在指定地點進行的垂直移動為主的物流作業。
搬運(handling/carrying):是指在同一場所內將物品進行水平移動為主的物流作業。
裝卸搬運:就是指在某一物流節點范圍內進行多的,用以改變物料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作為主要的內容和目的的活動。
1、裝卸搬運的概念。
(1)在習慣中,物流領域(比如鐵路運輸)常常在裝卸搬運這一整體的活動中被稱為“貨物搬運”,在生產領域之中常常將這一整體活動稱做“物料搬運”。實際上,活動內容都是一樣的,只是領域不同而已。
(2)搬運的運與運輸的運,區別在于,搬運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圍發生的,而運輸則是在較大范圍內發生的,兩者是量變到質變的關系,中間并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。
2、裝卸搬運的地位。
(1)裝卸是隨著運輸和保管等活動而產生的必要活動。
(2)裝卸的費用比重高:在物流的過程之中,裝卸出現的頻率高于其它各項物流活動,每次裝卸活動之中花費時間較長、消耗人力較多。
(3)裝卸造成的損失較大:比如水泥紙袋破損時,容易導致水泥的散失。玻璃、機械、器皿等在裝卸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損壞。
3、裝卸搬運的地位。
(1)我國火車貨運以500公里為分歧點,運距超過500公里,運輸在途時間多于起止的裝卸時間;運距低于500公里,裝卸時間則超過實際運輸時間。
(2)美國與日本之間的遠洋船運,一個往返需25天,其中運輸時間13天,裝卸時間12天。
(3)我國對生產物流的統計,機械工廠每生產1噸成品,需進行252噸次的裝卸搬運,其成本為加工成本的 15.5%。裝卸活動是影響物流效率、決定物流技術經濟效果的重要環節。
3、裝卸搬運的特點。
(1)裝卸搬運作業量大:在第五屆國際物流會議上,美國產業界人士明確指出,當前美國全部生產過程中只有5%的時間用于加工制造,95%的時間用于裝卸搬運、儲存等物流活動。
中國年產煤炭十幾億噸,年產鋼材上億噸……在這些生產結果的背后和生產過程當中,裝卸搬運的作業量是根本無法計算清楚的。
(2)裝卸搬運對象復雜:貨物種類繁多,在性質上、形態上、重量上、體積上以及包裝方法上都有很大區別。處理方法不同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裝卸搬運作業。單件裝卸和集裝化裝卸,水泥的袋裝裝卸搬運和散裝的裝卸搬運都存在著很大差別。裝卸搬運的目的不同,對裝卸搬運方式(如設備、人力)的選擇上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。
(3)裝卸搬運作業不均衡:生產領域:生產活動要有連續性、比例性、力求均衡,生產企業內裝卸搬運相對比較均衡。 流通領域:由于受到物資產需銜接、市場機制的制約,物流量會出現較大的波動。
(4)裝卸搬運對安全性要求高 需要人與機械、貨物、其它勞動工具相結合,工作量大,情況變化多,很多作業環境復雜,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和隱患。
(5)具有伴生性和起訖性:裝卸搬運總是與物流的其他環節密不可分的,具有“伴生”性的特點。如運輸、儲存、包裝等環節。一般都以裝卸搬運為起始點和終結點,因此它又有“起訖”性的特點。
(6)具有提供保障性和勞務性:裝卸搬運保障了生產與流通其他環節活動的順利進行,具有保障性質。
4、裝卸搬運的方法。
(1)按作業對象分:可以分為單件作業法,集裝作業法(集裝箱作業、托盤作業)、散裝作業法(重力作業、傾翻作業、氣力輸送、機械作業)
(2)按作業的手段和組織的水平分:可以分為人工作業法,機械作業法,綜合機械作業法。
(3)按裝卸設備作業的特點劃分:可以分為間歇作業法(在兩次作業之中存在一個空程準備過程的作業方法,比如門式起重機和橋式起重機作業)和連續作業法(指設備不停的作業,物資可連綿不斷、持續流水般的實現裝卸作業的方法,比如帶式輸送機和鏈斗裝車機作業)。